第(2/3)页 姚小凤轻声地为徐紫蕙介绍,那几个被夸奖的志愿者显得很腼腆,他们细声地和徐紫蕙打了个招呼,便回家去忙自己的事情了。 “小凤,今天来到服务站,让我大开眼界,原来,只要有一颗质朴的爱心,也能做公益。” 徐紫蕙说的是真心话,也许是生长环境的原因,她看到的做公益,都是大手笔的。比如唐君霈和林霏阳捐助启智学校,动辄几百万上千万。 像这种社会最底层的人,能有一颗爱心,奉献社会,徐紫蕙还真是第一次接触到。比如说这些工人,他们在工厂做的是流水线工人,收入肯定不高,家里应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。可是,他们却能快乐地、默默地做公益,精神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。 “蕙姐,像这样的志愿者,在我们这个公益组织里,有很多很多,平时有什么活动只要牵头的人发个话,大家有空的都会过来帮忙。” 徐紫蕙打量了一下“红公益服务站”,服务站的面积很小,只有八九个平米,可以里面的每一个空间,都发挥了作用。 一进门的对面,是一扇荣誉墙,墙上挂着的,是上到国家、省级,下到市和区一级的奖励牌匾。徐紫蕙初略数了数,有二三十个牌匾。由此可知,红公益可是一个很有光荣历史的志愿服务组织。 进门的右手边,是一个书柜,上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不少书籍,有休闲的小说散文,有专业的养生保健,还有亲子的故事画册,林林总总,让人目不暇接。 在书柜的下方,是两个印着红十字的医疗保健箱,看来,这是开展活动时用来应急的。 在进门的左手边,还有一个便民充电墙。这个由某通讯公司赞助的充电墙,可以移动,上面可以同时为二三十部手机充电,非常方便。 徐紫蕙到达时,恰好有七八名志愿者在外面参加活动回来。只见这些志愿者回到服务站后,轻声细语交谈着,接着,大家把自己身上红色的志愿者马甲脱下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