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此之前,还有一个【摆脱殖民统制】的国策,要求大战结束后推动殖民独立 倒是军事线,让他看到了在两大阵营全面开战之后,他能做的事情。 为了战后的秩序,沈复兴从经济线与军事线开始着手准备,毕竟内政线的第一条就是【贬低阮朝】暂时还无法进行。 【国策·振兴乡村经济】:河内区域乡村土地再分配,扩大产出。 【国策·招募华族军队】:新招募华族士兵训练时间减少50%; 【国策·多民族部队】:新招募混合民族部队融合度小幅度提升,战斗力小幅度提升,地方民族抵抗度中等幅度减少; 几乎是在沈复兴选择国策的瞬间,他的系统界面中便出现了安南目前的情况。 河内: 【人口】590万(华族78万) 【军队】7000人 【工厂】3 这还是连带河内兵工厂一部分在内,另外两家加工厂都是法属印支的产业,在减少了出口后,几乎处于停摆状态。 此刻,沈复兴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。 河内590万老百姓要生存,要发展,要就业,要吃饭,他是第一责任人! 河内在未来,每年还要给国内输送粮食几千万斤。 沈复兴预估这个贸易,应该会持续近半个世纪,或者更久。 伦敦百姓见面问候的是天气,但国内百姓见面问候的却是“您吃了吗?” 百姓吃不饱饭,已经太久太久,这个目标,沈复兴是不会改变的。 做完这些,临行前,沈复兴将河内的防务一分为二,北部山区交给了河内守备第一师,将南部兴安的防务,交给了河内守备第二师。 特别是长安山脉段,几乎全部交给第二师! 税警三团一部驻守河内,另外一部沿兴安辅助第二师防守。 沿海地区与河内部分地区全部交给新22军负责。 深夜 就在廖耀湘送沈复兴上火车时候,园部和一郎接到情报: 【在信阳地区发现高价值目标:汤恩伯】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