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4章 1890.到襄阳府-《重生为君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文天祥道:“这数日来,四大汗国之军始终跟在咱们后面走走停停,且只是先头部队出城,大军在后着重巩固收复的失地。
    本令看他们好似并没有要和我们交战的意思,如此的话,能在途中多耗费些时间当然是好事。
    东、西两路大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赶到,若我们直接退到边疆去,便是少去许多选择的余地。”
    禹兴文等人闻言都是轻轻点头。
    他们都明白文天祥的意思。
    东、西两路大军没有赶过来之前,他们是需得尽量不和元军进行交锋的。
    现在元军好似也没交锋打算,当然可以在路上多斡旋些时间。
    等四大汗国大军打算动真格的,到时候再撤退也不算迟,反正这会儿四大汗国大军主力都还没跟上来。
    总之,能晚些到唐、邓、蔡三州,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好事。
    “军机令……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只长葛县县令在旁边听着实在忍不住,终是出了声。
    文天祥偏头问道:“何事?”
    县令些微犹豫,道:“下官敢问,大军是准备全部退出元朝地境吗?”
    他刚刚听文天祥说东、西两路大军都会撤下来,以为大军是要彻底放弃对元朝的进攻。
    以他的级别,是接触不到这从层次的决策的。
    文天祥只是笑,道:“这当然不会。
    县令是在担心我大军若退,长葛等县会遭屠戮?”
    县令拱手,苦笑道:“这倒不是。
    元虽无道,但如今落得义军四起境地,应是不敢再施屠戮之事的。”
    文天祥颇觉有趣,“那你是在担心什么?”
    县令道:“下官非是担心,只觉可惜。
    元之政策较如今之政差之千里,长葛县重回元制下,怕又要打回原形。”
    短短的两句话,倒还真让文天祥对这县令有些刮目相看。
    这年代,其实能有这种见地的人都不多。
    有许多官吏都是死读书,脑子转不过弯的,特别是元这边。
    他轻轻点头,轻笑道:“你能认识到政策之别,很不错。
    你放心,这长葛县,早晚会真正归于咱们大宋。”
    这话虽轻,但谁都能感受得到文天祥话里的浓浓自信。
    他对赵洞庭很是了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