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8章 越俎代庖-《汉道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刘协和百姓谈笑风生的时候,杨彪、周忠跟在身后,沉默不语。
    相关的细节,他们已经查证过,知道诸葛亮的政绩是真实的,没什么掩饰的成份。剩下的任务就是找点问题,以免诸葛亮太骄傲。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这一点并不难。
    邯郸的确还有很多不足,离曾经的繁华还有很远的距离。
   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邯郸的变化感到惊讶。
    短短一年时间,邯郸就能恢复到这种程度。等诸葛亮四年任期结束,邯郸又将是河北名城,就像历史上那样。
    如果其他州郡都能像邯郸一样,也许十年之后,大汉就能恢复最盛时的实力,天子西征也不再是纸上空谈。
    这还是在人口大量损失的情况下。
    二三十年后,等人口渐渐恢复,大汉的实力将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。
    到了那时候,西征或许就不是可行,而是必须。
    否则人多地少的矛盾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。
    把这些联系起来看,他们有点明白了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。
    兴奋的同时,他们又心情复杂。
    虽然久经仕宦,但他们是真的跟不上天子的思路。目光既不如天子深远,考虑也不如天子周到,信心也不如天子坚定。
    这些年,他们看似在帮天子,实际上一直在阻碍天子。
    想到这一点,很难让人不沮丧。
    “嘉谋,明年我就六十了。”杨彪轻声说道。
    周忠诧异地看了杨彪一眼。“那又如何?难不成你想到致仕?就算你想含饴弄孙,现在也赶不及啊。”
    杨彪笑笑。“如果士孙君荣明年能平定益州,我就算是致仕,也没什么遗憾。再说了,不做司徒,我还可以教书,可以修史,可以退而不休嘛。”
    周忠会意的点点头,没说话,只是心头有些惭愧。
    杨彪这是要给士孙瑞让路,更是给赵温让路。益州平定,由一个益州人出任三公,无疑是对益州人的最大安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