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-《隐龙惊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羽林军战力低下没错。
    忠诚于李世民,也是事实。
    可他们毕竟是唐人。
    不但是唐人,大多都是京官膝下的子侄。
    就算再想获得拥立之功,但看见吐蕃人如此屠杀、劫掠大唐百姓,也会产生一种愤慨。
    兔死狐悲、唇亡齿寒。
    没有多少人,会欣赏外族屠杀、劫掠自己的同胞。
    所以,逃跑成了许多人的必选项。
    开始是一个个地逃,到后来,是一队队地逃跑了。
    刚开始,尉迟恭等人有下令去追捕,可发现派出去追捕的,也跟着逃了。
    这下,尉迟恭等人只能停止了进军脚步,原地驻守了。
    而那些逃跑的将士,在遇到自发抵抗的民军时,两者自然而然地合二为一。
    实力骤然爆涨,使得一支支抵抗军有了向小股党项、吐蕃军发起进攻和歼灭的能力。
    于是,联军后方开始不稳。
    而尉迟恭、李慎、周道务已经很难指挥得动麾下军队了。
    军心已散,队伍不好带了。
    三支军队合拢在一起,已经不足三万人。
    不用说作战,连防御能力也已经丧失。
    吐蕃人、党项人已经看不起这三支军队,让他们留在后面守护粮食,剿灭民军。
    可这连这一点,三人也做不到了。
    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,或许举兵易帜,不是个好主意。
    ……。
    真正在与西南军团打得不可开交的是吐蕃和党项大军。
    二者在大散关会合之后,有了向大散关进攻的实力和勇气。
    十多天的轮战,大散关还在唐军手里。
    可战况的血腥已经到了难以语言的程度。
    百丈城墙上,已经找不出没有伤痕的地方了。
    六丈高的城楼下,尸体已经堆积到了二、三丈高。
    几乎掩盖住城门。
    可联军依旧在发疯似的进攻,唐军依旧在咬着牙抵抗。
    韩威甚至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。
    如果不是迅速到来的四万禁军援兵,党项和吐蕃联军很有可能真得攻下大散关。
    这也是联军最接近成功的一次。hf();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