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 第一章-《早安!三国打工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距离青州之战结束已经快两个月了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尽管还不足以完全消弭掉这场战争留下的痕迹——比如说厌次城的粮仓依然有火烧过的痕迹,又或者千乘附近的农人在城外偶尔会看见插进土里的竹管。
    有人会去冀州军的营地附近翻一翻,找一找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堆起来的土山下也许能翻找到几尺布,一柄刀,那算是极幸运的人,要知道一柄环首刀根据品相不同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能卖出三百钱到五百钱左右,农人大多十分简朴,这几百钱就够家里全年的零花了。
    平原人就没那么多东西可捡,他们的新城主踌躇满志地出发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又垂头丧气地回来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那些冀州老兵也一样的两手空空,士气低落。
    好在平原人穷惯了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关于靠战争或是劫掠发一笔财这种事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更多的只在脑子里想一想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钱赚很好,没钱赚日子也这么过……
    但鲜卑人不同。
    在南匈奴人因为与袁谭意见不合而撤走后,一支鲜卑骑兵代替了他们的位置,来到了平原郡国。
    这支鲜卑骑兵比匈奴人少,只有千余人,但他们刚从围攻公孙瓒的战场上撤下来,因此装备更为精良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训练也更为有素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价格”自然也更为昂贵。
    以平原的萧条而言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袁谭供给他们粮草已属不易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没有战争的前提下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想获得丰厚的犒赏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……因此只能将目光放在劫掠上。
    但劫掠这个萧条的平原郡有什么意义呢?
    当这些鲜卑人在高唐附近游走,一面巡逻,一面粗暴地享用当地百姓的血肉时,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难得的目标。
    那是一队兵马,打了“吕”字旗,遥遥地走在济水旁,一眼望去,几乎看不到头尾。
    按常理来说,打劫一支军队不是什么好选择。
    但鲜卑人发誓,那支兵马所护送的辎重车队实在是太可观了。
    不要说一辆接一辆的马车,不要说那些马车上所驮的粮米,就说他们赶在车队两边的猪羊,就说那数也数不完的骡子!
    换了任何人来见一见,都会贪心顿起。
    因此那队兵马到底属于谁,为何会出现在济水旁,他们要往哪里去,这些问题全然不重要了。
    当鲜卑人将这个消息层层报给他们的首领扶余,而扶余又骑在马上,隔了济水远远地望了很久之后,他只下达了一个命令。
    “差人去平原城,”他说,“报给大公子。”
    鲜卑人一路奔驰进平原城时,袁谭正病恹恹地靠在凭几上犯愁。
    他是没有什么大病的,就只是烦心事太多,因此借了苦夏的由头,半真半假地在这里养病。
    身下铺了婢女们精心编织的竹席,角落里的香炉换成了冰盘,小山一样的碎冰将阳光过滤成细碎而绮丽的霞光,一滴冰露留下,那道霞光便闪一闪,正落到摆在案几中央的那串紫葡萄上。
    若只看消暑,这间屋子已经布置得十分清凉舒适,甚至堪称奢华,但仍然无法让袁谭感到一丝一毫的舒心。
    他的眼珠动了动,落在了葡萄旁的那封手简上。
    “此战不成,白白损兵折将,”他这样问过郭图,“我当如何与父亲交代?”
    郭图听了这话并不慌张,而是微笑着从袖中取出了这份手简,递了过去,“此等小事,公子何忧?”
    袁谭的目光短暂地放在了那封信上,又将目光移回了郭图的脸上。
    “刘备劝我罢兵?”他狐疑道,“这信与我有什么用?”
    他若是当真打到北海城下,拿了这封信和刘备谈谈条件也就罢了,现在都已经被人家打了回来,这封半是劝告半是威胁的手简就显得格外刺眼了。
    “自然有用,”郭图徐徐善诱道,“公子想一想,有了刘备的亲笔手简,公子便可以将半途而归的理由推脱到刘备身上。”
    “……如何推脱?”
    “就说刘备久有吞并青州之意,并派遣大将陆廉,兵临北海……”郭图诡秘地笑了一笑,“公子领兵东进,不过是为了吓阻刘备,而今刘备果然功败垂成,不得不悻悻而归!”
    ……袁谭惊呆了。
    “咱们现下占住青州大半,大军威势又逼退了陆廉,如何不算一桩功劳?”郭图笑道,“公子细想,而今兖州有曹操,淮南有袁术,谁不想让咱们死死地同刘备打上一场,方好渔翁得利?公子何苦为他人谋!”
    话是不错的,但郭图现在的观点同当初的观点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    ……除了强烈劝说他在给父亲的战报中阴阳怪气沮授这一点没变之外。
    袁谭就算再怎么鲁钝,也渐渐意识到郭图的意图了。
    胜了自然好,败了也无所谓,把败仗写成胜仗,这才是最要紧的事,其次要是能顺路黑沮授一把,那可就更好了呀!
    府外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,将袁谭从回忆中惊醒回来。
    冰盘里那座晶莹剔透的小山已经消融了一半,流水潺潺,汇进冰山下面的金盘中。
    袁谭懊恼地吁了一口气。
    这样清凉惬意的环境,反而更令他感到燥热与烦闷。
    因为他此时不是在酷烈的阳光下围攻剧城,也不是骑在流着汗的战马上巡视北海。
    他又看了一眼那封手简,喃喃自语道:
    “我就只能这般为鬼为蜮,欺瞒父亲,欺瞒天下人不成?”
    “大公子!”
    有亲随跑了进来,“扶余有信使至!”
    袁谭抬起头,冷冷地望向了院中的鲜卑人。
    “旗帜上书何名?”
    “那队兵马打的是‘吕’字旗!头领不放心,又派细作伪装成平民,悄悄接近打听,果然是吕布的兵马!”
    第(1/3)页